查看原文
其他

聚焦大佛节|坐拥4处“国字号”乐山大佛创下游客接待量最高纪录

11月8日至14日,第六届乐山大佛旅游文化节和乐山大佛开凿1310年活动将隆重举办。盛会将至,喜讯传来——乐山大佛景区年内游客接待量于10月17日突破600万人次,目前已达618.2万人次,创下景区自1984年有统计数字以来,年游客量最高纪录。

乐山大佛缘何如此受游客青睐?世界遗产地和文物古迹群的“金字招牌”,提供了强劲引擎和澎湃动力。


NO.01
“带头大哥”引领“国字号”


乐山大佛遗产地位于乐山市市中区,大渡河、青衣江、岷江三江汇流处,境内共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。其中,国家级4处、省级1处、市级2处。此外,还有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一般不可移动文物39处。

作为4处“国字号”的“带头大哥”,乐山大佛始建于唐玄宗开元初年(713年),成于唐德宗贞元十九年(803年),历经海通和尚、章仇兼琼、韦皋三代人90年完工,是世界最高大的摩崖石刻弥勒佛造像。1982年,乐山大佛被国务院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1996年与峨眉山一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《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》。

背靠凌云九峰,与山势浑然一体,面向三江汇流,与嘉州古城遥遥相望。乐山大佛与特殊的自然环境交相辉映,成为华夏文明中佛教造像艺术与山水景观完美结合的突出范例。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高级顾问吉姆·桑赛尔博士曾赞之:“堪与世界其他石刻,有如斯芬克斯和尼罗河谷的帝王谷媲美。”

乐山大佛具有极高的历史、艺术价值。建造于南方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处,折射出唐代嘉州发达的经济和便捷的交通地位;苏轼、陆游、范成大等文人墨客在此游历,留下了诸多千古名篇;大佛周围的题刻、窟龛造像及凌云寺与大佛一起,共同构成了完整的佛教文化空间......

而在科学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方面,同样不菲。乐山大佛做了隐蔽的排水沟,构思巧妙、科学,建造工艺体现了四川嘉州地区石刻技术的发达水平,其采用的捶灰等传统手段沿用至今;作为历史、宗教、文化等知识的教育场所,其对增强嘉州文化凝聚力有重要意义,大大提高公众的文物保护意识和艺术鉴赏水平。

如今,经过长期历史积淀的乐山大佛,与周边人文、自然景观相互交融,已成为中外游客来乐不可错过的打卡地。



NO.02
这3处“国字号”功劳也不小


说到打卡,另一“国字号”——离堆,亦不可不提。离堆,即乌尤山,位于乐山市城东1.5千米的岷江东岸,四面环水,与凌云山相对。山上竹树茂盛,现存有崖墓、古建筑及摩崖石刻题记等文物古迹,是乐山大佛遗产地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乌尤寺建于离堆之上,形成一个古建筑群,基本保留和延续了自明初至清末的建筑格局。建筑群依山取势,同时配以亭、台、楼、阁,形成别具特色的寺宇园林建筑,堪称中国古代寺宇园林建筑典范。历代众多文人墨客曾在此留下诗篇墨迹,国学大师、一代儒宗马一浮先生还曾在此创办复性书院。



乌尤离堆遗址是秦代水利设施遗址,史载战国时秦蜀守李冰“凿离堆,避沫水之害”,主持开凿了该水利工程。离堆选址科学,在建造过程中利用地势开凿麻浩河,分流三江汇流之水,使得水势变缓,有效减少了舟倾人覆的灾害,为古代水利工程理论提供了现实依据。2013年,被国务院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乐山大佛和离堆之间的麻浩崖墓,同样备受游客青睐。地处乐山城东凌云山南麓的麻浩崖墓,为东汉至两晋崖墓群,依红砂石崖凿穴,坐东向西,属凿山为室的横穴式墓葬,共有崖墓325座,是四川崖墓群中最集中,最具有代表性的墓葬群。其雕刻精美,出土文物丰富,彰显东汉时期四川地区经济水平、社会文化风俗,成为研究汉代社会生活及葬俗、葬制等方面的重要依据。1988年,麻浩崖墓入选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

作为乐山大佛景区的热门打卡点,灵宝塔古朴大气的造型,吸引八方宾客纷至沓来。位于凌云山巅的灵宝塔,为一座四方形十三级密檐式砖塔的单体建筑,塔通高29.29米,历经千年而保存良好,展现了宋代砖石建筑的高超工艺,拥有不凡的历史、艺术价值。由此,灵宝塔于2006年入选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

摄影:刘慧

精彩回顾





这个秋天,想和你一起追逐落日余晖!

清霜映秋,吟颂秋韵绵长

千年人文 诗画大佛丨时光不弃,秋光冉冉映重阳
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